文艺创作

【精准扶贫】《助推精准扶贫 展示魅力成县》——成县扶贫攻坚工作成果大型主题采风活动文学作品展示之五

来源: | 编辑:县文体广局 | 日期:2018-07-17 | 阅读: 9

镡河山水,两行天然的诗句(组诗)

 

                 朱旭东

 

 

山水镡河

 

犀牛江畔的草木与泥沙

操心着可能的高度与未来的流向

由低到高,由近及远

高耸入云的部分让给山峦

让出门在外的人望得见乡愁

顺势而低的方向留给河流

让与水为邻的人心怀大海

 

那么,那些山窝窝与土坡坡

送给不遗余力开垦大地的人

在山峦摊开的山坡和谷地

种植靠山吃山的命运

沿着梯田的台阶步步攀登

收割存在的全部意义

 

也有人选择从渡口出发

分享时代的辽阔与落日的孤独

看惯了不走寻常路的瀑布

从生活的崖边纵身飞跃

骨子里存留青山绿水的谦卑

 

我终于来过这里

肩上落满青山,脚下沾满流水

山与水,两行天然的诗句

携带原生态的颜色

正并肩走在我的内心

一页白纸的正中央

1.jpg 

 

又见犀牛江

 

水至阔处,脚步就会放慢

身心就在两岸风景

预留的空白处得以舒展

江水,在大自然的长廊上散步

我所能觉察到的是

犀牛江隐约的脚步声

和不与时间计较的悠然

 

水至弯道,一浪咬住一浪

一个个怒涛尽露清白之象

它们硕大,迅猛,迫不及待

极力挣脱被扼制的困境

坚硬与柔软在同一经纬运行

一同应付曲折蜿蜒的堤岸

而无法对命运截弯取直

 

又见犀牛江,雨后初晴

我被怒吼声咬疼耳朵

雨滴,遵循自由落体定律

冲洗我们脚印里的曲折

我触摸雨后的犀牛江

泥土色的肌肉结实、壮硕

在险象的逆境担负因果

 

 

和闫山村合影留念

 

在闫山村我似乎就做了三件事——

和曾经的同事们握手寒暄

和同行的诗友把新气象看遍

和闫山村合影留念

 

按下单反和手机

让这飞入寻常百姓手上的科技

原封不动地定格,铭记

揽我们入怀的新闫山

齐整的花木,崭新的石径

恰好造访闫山村的流云

相聚于同一个画面彼此熟识

 

更庞大的群体来自于画面以外

土坎上方的新广场、新亭子

右手边重新开课的新学堂

左耳边铿锵拔节的梯田

蜂箱里酝酿的甜蜜生活

坚守村庄百余年的铁江树

和脚下不断延伸的通社道路上

越走越近的砚洼台、梁子坪、下大沟

 

山丘连同身上的核桃和花椒

接住天空擦得发光的镰刀

一起将穷日子连根拔起

来吧,我们合影,见证

一座偏远山村的翻天覆地

 

 

老庄村

 

一定和老子、庄周关系甚密——

 

要不然,文化广场上雕塑的牛

走出西出函谷关的姿态

又替一座村庄回忆农耕时代

把生活的闪电从大地上刨出来

 

要不然,那么多蝴蝶

怎么会飞满百年银杏树

绿色或黄色的翅膀鼓动的风

辨别谁是谁梦中的蝴蝶

 

要不然,一个刚毕业的小姑娘

把芳华花瓣般散落进

一两间教室,三四个年级

零星五六个孩子身上

 

像一部《道德经》或《南华经》

老庄村,人是草木,草木是人

人和草木是落地生根的经文

 

 

 

作者简介:朱旭东,90年生于成县,现任教于索池学校。诗文见于《飞天》《作品》《四川文学》《山东文学》《安徽文学》《星星》《草堂》《扬子江》等刊物,入选《中国2016年度诗歌精选》《中国诗歌年鉴》《中国当代诗歌导读》等选本。